通知公告
首页» 通知公告
【活动报道】AI工具在数据可视化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5-03-27     浏览量:


2025326日上午,地理数据与应用分析中心生地楼180会议室举办“数据可视化技术前沿与应用”专题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由北京师大国土空间与规划设计研究院赵俊老师主讲,系统介绍了数据可视化的分类、实现路径及AI技术赋能下的高效实践方法,吸引了众多师生参与。  

 

讲座从数据可视化的技术分类切入,详细解析了流程类、统计类与空间类图表的应用场景及实现逻辑。赵俊老师指出,当前主流工具可划分为商业软件与编程开发两类:国际工具如Tableau虽功能强大但成本高昂,国产工具帆软、镝数据等则通过本土化适配平衡性价比;而EChartsD3.js等开源库凭借灵活性和动态交互能力,成为科研场景的首选。以百度ECharts为例,其支持300余种图表模板,可直接嵌入网页实现“零安装”数据渲染,极大降低了开发门槛。

 

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成为讲座焦点。通过多个实操案例,赵老师展示了AI如何重塑可视化工作流程:借助DeepSeek生成Markdown格式大纲并导入Xmind2分钟内即可完成传统需20分钟的手工思维导图;利用Mermaid语法描述政务审批逻辑,Draw.io在线平台可自动生成带交互节点的流程图;针对复杂地理数据,Cursor编程工具结合Claude 3.7模型,成功将国家统计局房地产投资数据转化为合规的动态三维热力图,攻克坐标转换与汉字渲染等技术难题。赵老师强调,AI的核心价值在于“经验封装”——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将专业开发知识转化为可复用指令,使非技术人员也能快速实现学术级可视化表达。

 

针对敏感地理信息可视化,赵老师提出“数据源认证-边界规范-交互约束”三步合规原则。现场演示的全国房地产投资分布图,通过调用国家地理信息平台接口,确保九段线等核心要素完整,同时叠加浮动提示框与动态柱状图,兼顾数据表达的准确性与交互体验。

 

在教学融合层面,赵老师建议构建阶梯式能力培养体系:低年级学生掌握Excel、镝数据等工具实现快速出图;中高年级引入Markdown/Mermaid语法教学,打通文本与图表的自动化转换;研究生阶段则侧重Python+ECharts的科研级开发,培养复杂问题解决能力。中心教师代表指出,AI工具的应用并非替代人工,而是将教师从重复劳动中解放,更聚焦教学设计创新。  

 

  本次讲座为“AI工具应用系列研讨”的第五讲,后续将持续聚焦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技术的教学科研融合创新。  


image.png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