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首页» 通知公告
【公告】中心教师将在珠海校区开设小学期课程
发布时间:2023-05-18     浏览量:

        日前,小学期课程《复杂地理系统》面向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校区、珠海校区学生开放选课。该课程由地理数据与应用分析中心为主的教师团队开设,将在小学期(本学期第19-20周)于珠海校区线下授课,面向两校区学生同时开放。课程由8位教授、副教授、讲师共同开设。讲授地理学前沿之复杂地理系统的基础理论、方法和实践。为地理学、数学、系统科学等专业学生提供复杂地理系统研究的全新视野。

面向北京校区以下本科专业:地理学相关专业、系统科学相关专业、数学专业,限50人

面向珠海校区以下本科专业:地理科学、系统科学与工程、数学、二学位地理信息科学,限50人

授课时间:20236月20日至6月30日本学期19周周二周三周日、以及20周周一至周五的第9-12节

授课地点: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教室待定)

授课团队:宋长青/教授、杨晓帆/教授、高培超/副教授、叶思菁/副教授、沈石/讲师、穆望舒/讲师、陶卓霖/讲师、房德琳/讲师

珠海校区学生选课途径:教务系统,报名截止时间以珠海校区通知为准

北京校区学生选课途径:线下选课,由院系教务秘书组织。地理科学学部学生请联系刘静老师(办公电话:010-58805813;办公地址:北师大励耘学苑214A)。北京校区报名截止到5月19日中午12点

主要授课教师简介

宋长青,所授课程《复杂地理系统》

宋长青,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部长,长期从事地理学综合研究,着重地理学综合研究的理论、方法与技术融合, 系统开展了基于区域发展质量评价与优化、大数据地缘贸易与地缘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兼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地理学会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主任等学术职务; 兼任《地理学报》、《干旱区地理》 等学术期刊副主编。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副主任,工作期间基于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开展地理学科发展战略方面研究,引导地理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为地理学健康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发表论208篇,其中《科学引文索引》(SCI-E)收录54篇、《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127篇;在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引用》中累计被引用4,946次(其中他引4,602次,占比93%);在Web of Science中累计被引用1,573次(其中他引1,308次,占比83%);单篇最高引用393次。主持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专题“人类活动影响与生存环境安全评估”等项目。

杨晓帆,所授课程《复杂地理系统》

杨晓帆,博士,博导。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专家。曾任美国能源部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研究员。长期从事土壤-地下水溶质运移建模和数值模拟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和生态环境部地下水污染防治专项课题等。近五年,在ES&T、WRR、APEN等环境地球科学和能源领域高影响期刊发表SCI论文70余篇。现任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陆地工作组副主席和国际多孔介质学会国家委员会委员;担任国际水文学主流期刊Journal of Hydrology: Regional Studies、Hydrological Processes副主编和Journal of Contaminant Hydrology编委。

高培超,所授课程《复杂地理系统》

高培超,男,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副教授、部长助理,地理数据与应用分析中心副主任。专业方向为地理信息科学,主要从事“地理复杂性与土地变化模拟”方面的研究,已形成多项原创性、受到国际同行公开评价的

成果(地理系统的熵与分形)。曾提出首个针对地理空间数据的玻尔兹曼熵算法,为复杂地理系统的热力学解译提供可能,在国际上被命名为“The Gao method”。已发表论著82 篇,其中Landscape Ec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Cities 等SCI/SSCI 期刊论文50 篇(Q1/Q2 分区论文占比88%,包括第1 或通讯作者论文26 篇)、第1作者ESI 高被引论文1 篇、中文期刊论文27 篇、《地理学报》和《测绘学报》论文7 篇(包括第1 或通讯作者论文4 篇)、译著1 本。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 项、获软件著作权16 项。

叶思菁,所授课程《复杂地理系统》

叶思菁,博士,高级工程师,长期专注耕地资源观测-评估-诊断-模拟研究,聚焦协同粮食安全保障与生态健康保护的科学难题,以探索耕地可持续利用路径为目标,重点关注耕地显/隐性利用格局、结构与强度变化及其与耕地资源质量、农田生态系统功能的互馈过程。以第一/通讯作者在Land Use Policy,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JGR Atmospheres,地理学报,农业工程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长期支撑自然资源部耕保司发布全国耕地质量等级年度变更,多项咨询报告被中央农办,水利部,经济内参等采纳;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二次青藏科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任中国地理学会青工委委员,获测绘科技奖一等奖等奖项。

穆望舒,所授课程《复杂地理系统》

穆望舒,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讲师。2018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领域包括空间优化、空间统计的理论和方法及其在城市和区域规划领域的应用。在Annals of AAG, IJGIS, CEUS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科研项目。

沈石,所授课程《复杂地理系统》

沈石,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时空数据挖掘与建模,计算社会学、陆表过程模拟与分析以及自然灾害影响与风险评估。在IJGIS、JGR、Journal of Hydrology、IJAEOG 、GeoHealth、 地理科学、地理学报等地理学与地理信息科学的国内外主流期刊上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一作通讯16篇,申请获得专利软著10多项,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子课题等项目。曾获2021年测绘科学技术一等奖、第三届全国高校GIS教学成果特等奖等奖项。获国家及省部级领导批示咨询建议4项。

房德琳,所授课程《复杂地理系统》

房德琳,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讲师,长期从事环境生态管理方面的学术科研工作,聚焦城市水资源管理与生态韧性评估模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子课题等项目,在Science Advances、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9篇,其中2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担任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生态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担任Ecological Modelling期刊副主编。曾获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奖项。

陶卓霖,所授课程《复杂地理系统》

陶卓霖,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讲师。2019年在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获博士学位,随后在香港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具有地理学、经济学、计算机、城市规划等领域交叉背景,主要关注城市地理与城市科学、城市空间结构、公共服务布局等研究领域。在Land Use Policy 、Applied Geography、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地理学报、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城市规划等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